漫瀚调起源于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地区,[1]最早应追溯到明末清初的“走西口”。在清末大移民的历史潮流中,蒙汉艺术文化相互交流并融合在一起,以此产生出漫翰调。漫瀚调是蒙汉两族人们艺术的结晶,代表着两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一、“走西口”——漫瀚调产生之源
(一)“走西口”的原因
明末清初前,社会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动乱,人们的生活是极为艰辛的,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的汉族人们迫于生活的压力,纷纷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与经商的移民活动。为了生计,大批汉族民众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进行开荒种植等活动。乌伊两盟、察哈尔等地成为“走西口”移民活动影响最广泛的地区[2]。还有与之相应的“闯关东”也是这时期典型的社会现状的体现。在晋西北、陕北与内蒙古交界的鄂尔多斯地区,产生了“走西口”文化,这给蒙汉两族人们混居生活造就了生活和文化基础,蒙汉两族人民不断地将各自的文化、习俗进行交流与融合。
(二)民族交流与音乐文化融合
跑外谋生的河曲人不懂蒙古族语言,于是就沿大街小巷用演小戏和唱小曲的方式与当地蒙古族人民沟通[3]。时至今日,人们谈论到走西口的时候都会心有余悸,那时候的走西口便是见生死,在遥远的路途中人们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当时人们把“走西口”的过程演化成几句歌谣唱出来:“哥哥走西口,妹妹我实在难留”“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走西口,鬼门关,莫停留”这其中的歌谣所描绘的场景便是走西口人们的真实写照,但是这种悲惨的迁徙也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融合。伴随着众多汉族民众逐渐迁向蒙古族地区开垦荒地,很多单一的蒙古族区域转变成两族聚集的地方。在上述区域,源于“走西口”移民历史的晋商文化的深厚底蕴则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儒家文化[4]。蒙汉混居区域开始出现各种文化形式的转变,这时期在文化、民俗、风情等不同层面都展现出了民族交融性,音乐文化亦是如此,民族与民族之间的音乐交融便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形成的,其中最为有代表性的便是在内蒙古地区有汉族民众越来越喜欢歌唱蒙古族民间歌曲等现象,“走西口”带来了全新的音乐文化融合,也使得蒙汉文化开始交织在一起。
(三)民间音乐的多形态融合
走西口经历了二百多年的历史,口里移民从寻求生计苦于奔波的“雁行客”到成为内蒙古地区重要的建设者和劳动者,游牧文化与农垦文化并存,使得汉族与蒙古族文化充分交融。离不开迁入地和祖籍地的双向互动[5]。语言艺术是表达情感的最佳方式,更是交流思想的首要因素,漫瀚调中的语言便是结合蒙古族、汉族等方言,形成的极具特色的演唱方式。随着音乐文化的融合,如:漫瀚调一些旋律唱腔融合晋北“打坐腔”;陕北“爬山调”等的音乐特征。内蒙古地区传唱的《走西口》与陕晋的《走西口》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主要侧重在语言上的差异和曲调的不同,陕晋的曲风多以“爬山调”为主,更具有汉族人的音乐特点。蒙古族二人台艺人云双羊,编创了内蒙古地区的《走西口》,具有很强的草原特色,曲调中以蒙古族民歌乐曲旋律为主,其中歌词为:“大豆开花点点白,不到包头不回来,晚上住在毛七赖(村名),又碰见个忽拉盖。”忽拉盖意思为:贼,不可信任的人;蒙语发音原为:胡拉金扎拉亥。从中可见,汉语当中“忽拉盖”是根据蒙古族语言中的这个表述“贼”的发音,简化音译过来的。足以体现蒙古族与汉族文化融合的特征。漫瀚调亦是蒙汉民族沟通融合下的产物,在其歌词中我们都可以探究到两族音乐文化的特点,在歌词语言中体现出蒙汉文化混合使用的情况,也就是说上述两种音乐类型是漫瀚调音乐较为主要的特点。漫瀚调一般使用汉语歌唱,歌词里面掺杂部分蒙语直译的词汇,用真假声相混杂的方式演唱。漫瀚调来自蒙汉两族音乐文化相互借鉴和吸收,经过融合而产生出来的,这种交融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民间艺术家们认为蒙汉民歌的奥妙在于传递一种文化,散发一种迷人的魅力,因此在“走西口”的文化影响下漫瀚调的形成也就变成两个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这也促使我们对这一历史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二、漫瀚调传承的社会环境
(一)历史地理概况
准格尔旗地处鄂尔多斯高原南部,总的地貌特征为:东南较低,中部凸起,北部较高,此旗境内为沟壑丘陵之地貌。集农耕经济和游牧经济于一体,大量的中原人迁徙来与游牧民族杂居于此,从而改变了此地原本单一的游牧经济模式,进而推动了鄂尔多斯地区的全面发展。准格尔旗地区在清代以前以游牧业为主,“农耕的发展以至逐步取代游牧,是从清康熙年间的垦务开始的”。所以垦殖农业逐渐兴起,两族民众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形成了混耕、混居的情况。在这块土地上我们看到了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的结合,又看到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相互吸收,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渗透中逐渐衍生出一种属于该地区独有的河套文明,这使得在蒙汉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单单形成了漫瀚调,还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其他文化,也铸就了鄂尔多斯蒙古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
文章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网址: http://www.nmgzyybjb.cn/qikandaodu/2020/0918/535.html
上一篇:内蒙古老年大学师生作品选登
下一篇:内蒙古中农:一颗小种子,掀起杂粮热
内蒙古中医药投稿 | 内蒙古中医药编辑部| 内蒙古中医药版面费 | 内蒙古中医药论文发表 | 内蒙古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