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语言教育有两个基本规律,即语言教育的内部关系规律与语言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前者指语言自身的规律,包括有效语言的输入与输出、语言的生成与理解、语言的学习与运用,等等;后者则指语言教育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规律。这一“社会发展”既指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更是指各高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具体发展事实。
具体而言,一方面语言教育直接受其高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所制约。就高等学校而言,它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从生活服务、建设用地、到学生实习就业等,都受到地方的制约。另一方面语言教育主要为其高校所在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服务。陈希路(2018)通过对2000 至2010年间的各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得出超过70%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其就读学校所在的省份就业或深造的结论[1]。而2010-2015年《大学生就业流向报告》提供的数据则显示,过去五年全国大学生这一就地择业的比率并未减少:北京毕业生的留京率约为51%; 上海毕业生选择留沪工作的约有62%; 甘肃和江苏高校毕业生中选择留在本省工作的比例分别是70%和75%; 而广东和浙江毕业生留在本省的比例则高达85%和80%[2]。这意味着,各省积累高素质人力资本主要靠的是本省的高等教育。
有鉴于此,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如董泽芳、柯佑祥2000[3],康德山2000[4],李丽生2011[5],张鹏、刘宇2006[6],王振权2012[7]等)将经济学中“区域性”的概念运用至高校教育中,指出区域性教育是针对某一特定行政区划或多个共性比较突出的行政区划的教育。区域间教育的差异主要是由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区域社会文化不同所造成的[8]。而以李德鹏2016[9]、邢欣2016[10]、安丰存2017[11]、张洁2017[12]为代表的学者更是在此基础上,指出语言人才的培养亦可走区域化的道路。即高校语言人才的培养应依托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语言、文化的发展,办出区域特色,为区域社会发展服务。
本文将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围绕内蒙古地区语言与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目前区内语言人才培养与本区域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情况,以此管窥当前高校语言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宏观布局和微观操作两个层面对未来高校语言人才的区域性培养进行有益的思考。以期为未来语言人才的区域性培养提供数据支撑与理论依据。
二、内蒙古语言人才培养的现状
人才培养既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实践问题。它是指在一定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以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与归宿,制定培养目标、采取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这些组织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设置、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等诸多内容,具有明显的计划性、系统性与规范性。那么围绕以上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目前内蒙古地区语言人才培养的现状可归纳如下:
(一)英语本科专业布点相对过多
英语本科专业布点过多实际上是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张洁(2017)统计了内蒙古所有本科院校外语专业的开设情况,发现内蒙古高校无一例外地全部开设了英语本科专业[13]。但是近年来区内人才市场对于英语本科人才的需求却已接近饱和。这一方面是源于内蒙古地处北部边陲,毗邻蒙古国与俄罗斯两个非英语国家,是国际贸易陆路通道中联通蒙古国、 俄罗斯乃至欧洲腹地的关键门户。因此区内相当一部分企业的主要贸易对象实则为非英语国家,如俄国、阿富汗、伊朗等。只有当这部分企业无法招到合适的非通用语人才时,才会将英语作为其他非通用语的替代语种而招聘英语人才。另一方面近年来内蒙古地区(尤其是城镇)的基础教育对于没有教学经验的英语教师的需求量已接近饱和,目前就业市场对于英语教师的需求主要源于外语教育机构。正因为如此,目前区内越来越多的英语本科毕业生选择通过继续深造或是自谋职业的方式来规避失业的风险。王竞敏(2015)以内蒙古大学英语专业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去向为例,指出区内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去向依次是(1)攻读硕士学位(约占45%-55%)、(2)国有企业(约占10%-20%)、(3)出国(约占4%-10%)、(4)自谋职业(约占10%-15%)[14]。换言之,只有约20%的应届毕业生毕业之后可以在区内企业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由此可见,目前区内英语本科专业的布点过多,英语人才供大于求,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文章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网址: http://www.nmgzyybjb.cn/qikandaodu/2021/0215/685.html
内蒙古中医药投稿 | 内蒙古中医药编辑部| 内蒙古中医药版面费 | 内蒙古中医药论文发表 | 内蒙古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