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简称为慢性肺心病,是指由于肺组织、胸廓或肺动脉系统病变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室肥厚和(或)扩大,最终可导致右心衰竭的一类疾病[1]。是多种胸肺疾病,特别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后期常见并发症。在我国是常见病、多发病。平均患病率为0.48%。病死率在15%左右[2]。
本病病程进展缓慢,可分为代偿与失代偿两个阶段。(1)功能代偿期:患者多有慢性咳嗽、咳痰或哮喘史,随病程进展可出现乏力、呼吸困难。体格检查可有桶状胸,肺部叩诊呈过清音,肝浊音上界下降,心浊音界缩小甚至消失,肺部听诊呼吸音低,可有干湿啰音,心音轻等体征;(2)功能失代偿期:肺组织损害严重引起缺氧、二氧化碳瀦留,可导致呼吸和(或)心力衰竭。
慢性肺心病西医治疗现多以对症治疗为主,长期治疗效果较差,患者常因呼吸衰竭合并心功能衰竭病情加重甚至死亡。古代中医并无“肺心病”病名,然而现代中医认为“肺胀”的发生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结果,根据症状、证候的分析,与现代医学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均颇为相似,故而《中医内科学》将肺心病大体归属于“肺胀”,亦认为其与“喘证”、“支饮”及“水肿”关系密切。近年来,临床上使用中医药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使本病的住院病死率有所下降。现笔者收集近五年的中医中药治疗肺心病的进展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肺心病可由外感内伤等多种病因导致,病机错综复杂,其病性本虚标实,痰饮、淤血等病理产物兼杂。患者病变多首在肺,继而及脾、肾,后期病及心。肺为气之主,肺宣降失司,上逆则咳,升降失常则喘;肺病及脾,子耗母气,脾失健运,则导致肺脾两虚;肺虚及肾,肺不主气,肾不纳气,则气喘日益加重,呼多吸少,短促难续。久病肺脾肾虚,复感外邪,致本病反复发作;最终导致心气虚,继而心阳虚衰,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阳虚则血行迟缓。肺脏气机失调,气滞则血瘀,气滞则推动无力,津聚为痰,致痰、饮、瘀等病理产物,互结为病。
2 治疗方法
2.1辩证论证
肺心病的证候分为实证类:寒饮停肺证、痰热瘀肺证、痰湿阻肺证、阳虚水犯证、痰蒙神窍证;虚证类:心肺气虚证、肺肾气虚证、肺肾气阴两虚证;兼证类:血瘀证。血瘀既是慢性肺心病的主要病机环节,也是常见兼证,常兼于其他证候中。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以实证为主常兼见虚证,缓解期以虚证为主常兼见血瘀、痰湿。治则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急则以清热、涤痰、活血、化饮利水、宣肺降气、开窍立法以兼顾正气;缓则以补肺、养心、益肾为主,气虚则兼益气,阳虚则兼温阳[3]。
2.2中医汤药治疗
2.2.1 葶苈大枣泻肺汤
本方出自《金匮要略》,治肺痈,胸中胀满,痰涎壅塞,喘咳不得卧,甚则一身面目浮肿,鼻塞流涕,不闻香臭酸辛;亦治支饮不得息者。方中葶苈子可泻肺平喘、利水消肿,大枣益气健脾和中,且佐葶苈子猛峻之力,两药一攻一补,相互协调;加减茯苓、白术等药味,燥湿健脾;共奏理气化糖,宽胸散结之效。刘彦廷[4]使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对80 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5.0%,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2 真武汤
本方出自《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主治脾肾阳虚、水湿泛溢之证。方中附子为君药,温肾阳、利水强心;臣以茯苓健脾渗湿、化痰利水;白术渗水燥湿;佐以生姜之温散,既助附子温阳散寒,又合苓、术宣散水湿。白芍亦为佐药。上述药物配伍,可收温阳利水、强心利尿、健脾化痰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中,制附子具有强心、增强免疫力的作用。白宇望[5]运用真武汤对80 例肺心病患者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PaCO2、血浆黏度及红细胞比容显著小于对照组,而pH 值、动脉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文章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网址: http://www.nmgzyybjb.cn/qikandaodu/2021/0708/888.html
上一篇:从五脏论治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药硬膜联合面针治疗型玫瑰痤疮理论探析
内蒙古中医药投稿 | 内蒙古中医药编辑部| 内蒙古中医药版面费 | 内蒙古中医药论文发表 | 内蒙古中医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内蒙古中医药》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